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正文

辨证--- 六经辨证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六经辨证】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称为“太阳病”。当病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变为里热证,出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阳明病”。若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而且有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称为“少阳病”。以上三种类型称为“三阳病”。三阳病的性质属阳、属热.病邪向内发展的另一种病理转变是走由阳证、热证转变为阴证、寒证,出现腹满、呕吐、泄泻的,称为“太阴病”。出现神倦、脉微细、恶寒肢冷的,称为“少阴病”。病情比较复杂,寒热交错出现的,称为“厥阴病”。以上各类型称为“三阴病”。三阴病的性质属阴、属寒。故一般不发热。六经病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它又是外感热病过程某个阶段呈现的综合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六经中彼此有一定的有机联系,故发病可以“合病”、“并病”,也可以互相转变。六经辨证的主要目的在于分辨各经的主证和热型,但对于热性病的辨证还有它的局限性,应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较全面。

上一篇:辨证--- 里证
下一篇:辨证--- 逆传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