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小心】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为小心也。”指命门。吴鹤皋注云:“下部之第七节也(指从尾椎向上数的第七椎),其傍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俞穴。张志聪注云:“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小心】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为小心也。”指命门。吴鹤皋注云:“下部之第七节也(指从尾椎向上数的第七椎),其傍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俞穴。张志聪注云:“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
上一篇:『药引子』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君臣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