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正文

清阳、浊阴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清阳、浊阴】“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浊阴”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阴主形,重浊下降,故浊阴(主要指大小便)出于前、后阴等下窍。阳主卫外,故清阳(可以体会为卫气)发于肌表“腠理”;阴主内守,故浊阴(指水谷精微的浓浊部分)内走于体内脏腑等组织器官。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卫外的阳气)充实于四肢;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饮食水谷)归流于六腑。古人用“清阳”、“浊阴”相对的来阐明具体的、较为普遍的生理现象,并以此来说明“阴阳互根”的原理。故对“清阳”和“浊阴”的理解,虽有个总的概念,但结合实际情况,含义有时就不尽相同。

上一篇:什么是十二皮部
下一篇:艾灸补泻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