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正文

中医术语——血精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中医古籍称本病为精血。《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

  血精指因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等所致。以精液呈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精囊炎。

  [诊断依据]

  1.青壮年为多见。

  2.排精时精液中混有血液,呈粉红色、淡红色或鲜红色。

  3.会阴部坠胀不适,或下腹部疼痛,放射至腹股沟等处。

  4.显微镜检查,精液中发现大量红细胞。

  [鉴别诊断]

  1.尿血:排尿时尿中有血块,或镜下见红细胞,但排精时无精血相混,精液于镜下未见红细胞。

  2.精浊:以尿道口滴白,排尿不畅,会阴部坠胀不适为主症,可有排精时会阴部胀痛或加重,但排出精液为白色,或淡黄色,显微镜检精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少有红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辨证论治]

  1.阴虚火旺证:精血相混,色泽鲜红,会阴部坠胀不适,腰膝酸软,心烦口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2.下焦湿热证:精血相混,色红或暗红,阴部坠胀,小便频数涩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3.瘀热内郁证:精血相混,阴部坠胀或刺涩作痛,小便短黄,大便不爽,白苦口干,舌暗或有斑点,苔黄,脉数而涩。化瘀清热。

上一篇:强中
下一篇:阴头痈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