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正文

胆胀(西医病名:慢性胆囊炎)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胆胀之名出《灵柩·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胆胀是因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因情志郁怒等刺激,使胆气郁滞不舒。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痞胀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胆囊炎。临床多数合并有胆石。

  [诊断依据]

  1.多见于女性肥胖者。好发于30~50岁。病史较长,常呈慢性迁延性经过,可反复急性发作。

  2.右上腹部隐痛,痞胀不舒,纳呆,腹胀,嗳气,便溏。诸症于进食油腻后加重。

  3.发作时可为右上腹绞痛,放射至右肩,可伴发热,或有恶心呕吐。右上腹有压痛,胆囊区触痛明显,甚或触及肿大之胆囊。白细胞总数增高。

  4.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结石,膨大的胆囊,胆囊钙化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胆囊造影可见胆囊显影淡或不显影,胆囊缩小或变形,脂餐后胆囊收缩或排空功能不良。超声检查见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结石等。

  [鉴别诊断]

  1.胃疡、胃络痛、胃痞、胃胀、胃癌等:据病史、体征、X线钡餐、胃镜和B超等检查可资鉴别。

  2.胰胀:中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X线腹部平片有时发现胰腺钙化或结石,胰功肽试验排泄率明显减少。

  3.肝著:有肝热病或肝温病史,无胆瘅急性发作史,肝功能异常,肝脏多肿大,B超及胆囊造影无胆囊异常发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肝癌、胆癌:病史短,进展快,腹痛、黄疸等进行性加重,B超、CT等检查可资鉴别。肝癌并有甲胎蛋白(AFP)持续阳性、肝肿大EG且坚硬不平。

  [辨证论治]

  1.肝气郁滞证:上腹胀痛,连及胁肋或肩背,胸脘满闷,口苦厌油,舌苔薄白或腻,脉弦。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2.肝胆郁热证:右胁疼痛,痛牵脊背,口苦口干,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苔黄,脉弦。清泻肝胆、理气止痛。

  3.肝郁脾虚证:右上腹胀痛,痞闷不舒,纳呆,腹胀,嗳气,便溏,舌苔白,脉弦细。疏肝理气健脾。

  4.肝胆瘀滞证:右上腹疼痛,痛有定处,状如针刺或刀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上一篇:肝癌(西医病名:原发性肝癌)
下一篇:肝癖(西医病名:脂肪肝)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