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常识 > 偏方秘方 > 内科偏方 > 消化系统偏方秘方 > 正文

痢疾验方秘方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通治方]

    张锡纯 :燮理汤,治下痢赤白,腹疼,里急后重。又治噤口痢。
    生 山药 24克 金银花 15克 生杭芍13克 牛蒡 子(炒,捣)6克 甘草 6克 黄连 4.5克 肉桂 (去粗皮,将药煎至数十沸再入)4.5克
    单赤痢,加生 地榆 6克;单白痢,加 生姜 6克;血痢,加鸭蛋子20粒(去皮),药汁送服。
    愚生平用此方治愈之人甚多,无论新痢、久痢皆可用。乙丑春在沧州,遇沧州城南宜卿白君,非业医而好阅医书,言其族弟年三十余,患痢近一年,百药不效,渐至卧床不起,为开此方授之,服3剂痊愈。
--《衷中参西》上册

[辨证方]

1、寒 证

    冉先德:加减桃花汤方,出自先父冉雪峰先生《八法效方举隅》,原为经验效方中疗痢疾之方,主治重证痢疾,便脓血不止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亦以脓血便为主症,因试以此方治疗,每获良效。
    赤石脂 60克 干姜 3克(炮半黑) 苡仁30克 瓜瓣12克
上4味,赤石脂三分之二锉,三分之一筛末,以水5杯,煮整块石脂、干姜、瓜瓣和苡仁令熟,取1杯半,去滓,纳石脂末,日2服,夜1服。
    张X X,女,27岁,北京通县机械厂工人。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大便下脓血,日7至10次,便时里急后重,腹痛不爽,曾在北京第六医院作乙状结肠镜检,结肠部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和溃疡灶,迭用多种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无效。患者年龄虽轻,面色{白光}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沉滑。拟方:赤石脂30克(锉,2/3人煎,1/3分2次冲服),干姜6克,生苡仁30克,冬瓜子9克,水煎服,日2次。服本方5剂,脓血便锐减,大便次数亦减少,日2至3次,腹痛、里急后重也随之减轻。原方再进5剂,脓血便消失,大便色量正常,成形,日1次。继以四君子汤调理脾胃作为善后,追访一年未复发。
--《 医案 医话荟要》

2、热 证

    朱良春:慢性痢疾与结肠炎,长期腹泻,时轻时剧,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辨证往往既有脾虚气弱的现象,又有湿热逗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的征象,在治疗上既要补脾敛阴,又要清化湿热,因而创造了仙桔汤,治疗此症,取得比较显著的疗效。
    仙鹤草 15~30克 桔梗6克 乌梅 炭4.5克 白槿花9克 炒 白术 9克 广木香4.5克 白芍 9克 炒 槟榔 1.2克 甘草4.5克。
--《名老 中医 之路》(一)

    张锡纯:解毒生化丹,治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痛,后重,所下多似烂肉,且有腐败之臭。金银花30克,生杭芍18克,粉甘草9克, 三七 (捣细)6克,鸭蛋子(去皮,拣成实者)60粒。上药5味,先将三七、鸭蛋子
    用白沙糖化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服。病重者,一日须服两剂始能见效。
--《衷中参西》上册

    陈士铎:人有湿热作痢,大渴引饮,饮后又不甚快,心中懊侬,小便不利,红白相间,似脓非脓,似血非血,此是火热未解之故也。方用滋阴止痢丹。
    白芍30克 当归 30克 大黄 9克 车前子15克 槟榔6克 萝卜子9克
    水煎服。1剂脓血减,2剂懊侬除,3剂口渴解,而痢亦顿止矣。
--《辨证奇闻》卷四

    叶执中:读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发现孙氏曾患过此病,原文说:“治热毒下黑血,五内绞切痛,日夜百行,气绝欲死方:黄连10克, 龙骨 、白术各6克, 阿胶 、干姜、当归、赤石脂各9克, 附子 3克,以水4000毫升,煮取2000毫升,分5服。余以正观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热毒痢,至十五日,命将欲绝,处此方药,入口即定。”族人某,患便血,时发时止,数年不愈,所下纯鲜血,肢重怠惰, 时觉心悸,别无所苦。向我索方,即书孙氏千金热毒痢方与之,服数剂血止。次年复发,仍服前方而愈,以后竟未复发。
--《名老中医医话》

    赵学敏:截痢
    木鳖仁6个(研泥,分作2份) 面烧饼1个(切作两半)
    只用半饼作一窍,纳药在内,乘热覆在病人脐上,一时再换半个热饼,其痢即止,遂思饮食。
--《串雅内编》卷一

    青浦君:治噤口痢。活虾蟆1只打烂,加上好 麝香 1.8克,捶匀,贴脐上,用布束紧,半日即饮食,两日痊愈。
--《寿世编》卷下

    缪仲淳:治血痢痛甚汤液,仲淳传自包瑞溪学宪,试之神效。
    白芍药(酒炒)15克 枳壳 ( 槐花 同炒,去槐花)15克 升麻(醋炒)2克 真川黄连(姜汁炒)15克 滑石 末9克 乳香 没药 各2.3克 山楂 肉9克 甘草1.5克
--《广笔记》卷一

    朱小南:治噤口疫痢方,双炭饮。
    金银花炭6克 熟军炭2.4克 板蓝根15克 赤芍 9克 白术6克 鸡内金 9克 黄芩6克 连翘 6克 陈皮 3克
    上海同寿堂尼姑庵尼姑根芳,年已六十余岁,患痢疾,便下脓血,呕恶频作,不食数日,神志模糊,奄奄一息,弥留床上已二月余。延先君诊治,认为症系湿热交阻,遂冲胃口,以致噤口不食,毒邪炽盛,导致神志昏迷,乃处上方,嘱以小匙缓缓喂服。几匙入口,呕逆乃止,尽1剂,神志已清,呕恶停而下痢次数亦减;2剂后得以起坐,病好大半,复经调理而愈。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3、虚 证

    廖泉清:连梅汤源自《 温病条辨 》,以此加味在临床上治疗中毒性菌痢,收效甚捷。
    黄连2克 乌梅2克 麦冬 6克 生地6克 阿胶5克 沙参 6克 石斛 6克 木瓜 6克 西洋参 2克(8个月幼儿量)
    水煎服,日服1剂。
--《千家妙方》上册

    裘沛然 :齐秉慧是舒诏的再传弟子,医名震当时。偶阅其医案,载一病人“患痢纯红,一日间至数十次,医治无功,来求予治。乃与天师救绝神丹,方用当归、白芍各60克,枳壳、槟榔、甘草、滑石、 莱菔子 各9克,磨广木香3克调药水,又和苦薤汁服之,1剂轻,2剂止,3剂痊愈。”我阅后狂喜,因此方我曾多次用于危重痢疾而见奇效。
 --《壶天散墨》

4、实 证

    赵学敏:截泻丸,治一切久泻,诸药无效,服此自愈。
    黄丹(飞过) 枯矾 黄蜡各30克 石榴皮 24克
    将蜡熔化小铜勺内,再以丹、矾等3味研细末投入,乘热为丸,如绿豆大,空心服5丸,红痢清茶下,白痢姜汤下。
--《串雅内编》卷一

    范文虎:治久利下血方肠红丸,治休息痢,下红白物,有里急后重者,甚有效。
    苦参 子(鸦蛋子)120克(去壳,研细末) 黑枣20枚(煮烂去核)
    将上药共捣如泥,为丸,如梧子大,烘干。每服10~20粒,日服3次。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董廷瑶: 熊胆 灌肠剂,为疫毒痢急救时的常用方,其效尚称满意。
    熊胆0.6克 马齿苋 15克 黄柏 12克 椿根白皮15克
    下血多者,加苦参9克。用水200毫升,煎至3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2次。
--《幼科刍言》

[ 食疗 方]

    张汝伟:1920年,时年27岁,患痢下,一日夜二三十次,里急后重,赤白皆有。余体会到是感受暑邪,兼挟积滞而起,采用简易食疗法,用生藕90克,莱菔子12克,赤沙糖90克,3味煮烂食之,连服五六次,即次数减,无粘冻,不三日而愈。其,后用此法以治其他病人,亦同样得效。
--《上海 老中医经验选编》

    赵学敏:药梅,治痢疾。
    木通 木香 黄芩 紫苏 砂仁 薄荷 各250克 青梅2500克 烧酒2500克
    端午日入瓶内,封固,一月可用,只吃两个即愈。
--《串雅外编》卷三

    张锡纯:痢疾初得者,用山楂30克,红白蔗糖各15克,好毛尖茶叶4.5克。将山楂煎汤,将糖与茶叶在盖碗中浸片时,饮之即愈。
--《衷中参西》中册

    赵学敏:治诸色痢。
    橘饼30克 桂圆肉15克 冰糖15克
    水2碗煎,露一宿,温服;不露亦可。至重者不过二三服,无不神验。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

    万潜斋:痢疾奇效方,不拘红白久近皆治。
    萝卜(惟取自然汁)2酒杯 生老姜(自然汁)半酒杯 生蜂蜜1酒杯 陈细茶(浓煎)1盏和匀服。若    无鲜萝卜,或用陈干萝卜菜煎水;或多用萝卜子,冷水浸过,捣取汁。
    有患痢日夜不止,越二十八夜不能睡,药穷待毙者,用此1服即安,3服痊愈。
--《寿世新编》

    龚廷贤:治痢疾。
    大团鱼1个,水煮去肠甲,加生姜7片,沙糖1小块,不用盐酱,少入米粉作羹吃1~2碗,其痢立止。
--《万病回春》卷三

上一篇:便秘验方秘方
下一篇:吐血(上消化道出血)验方秘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