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中医古籍 > 正文

《脉经》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阳明病,潮热,微坚,可与承气汤。不坚,勿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尿,欲知之法,可与小承气汤。若腹中不转矢气者,此为但头坚后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满,不能食,欲饮水者,即哕。

  阳明病,若胃中虚冷,其人不能食,饮水即哕。

  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而肠鸣,当温之,与水即哕。

  病在阳,当以汗解,而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热却不得去,益烦,皮上粟起,意欲饮水,反而不渴,宜文蛤散。若不差,与五苓散。若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身热皮栗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即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即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

  寸口脉濡而弱,濡即恶寒,弱即发热,濡弱相搏,脏气衰微,胸中苦烦,此非结热。而反薄居水渍布冷铫贴之,阳气遂微,诸腑无所依,阴脉凝聚,结在心下,而不肯移,胃中虚冷,水谷不化,小便纵通,复不能多,微则可救,聚寒心下,当奈何也。

上一篇:《脉经》病可水证第十五
下一篇:《脉经》病可刺证第十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