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本草从新》(公元1757年,清乾隆22年),吴仪洛编著。吴氏认为《本草备要》问世后颇受初学者欢迎,但该书作者汪氏“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采诺说,无所折中,未免有承误之失。”因此,将《本草备要》加以重订,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故订名曰(本草从新》。共6卷,载药720种。此书问世后,颇受医家称许,认为切合实用,直到现在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本草从新》(公元1757年,清乾隆22年),吴仪洛编著。吴氏认为《本草备要》问世后颇受初学者欢迎,但该书作者汪氏“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采诺说,无所折中,未免有承误之失。”因此,将《本草备要》加以重订,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故订名曰(本草从新》。共6卷,载药720种。此书问世后,颇受医家称许,认为切合实用,直到现在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上一篇:《吴普本草》——果类菜类米食类
下一篇:《吴普本草》——草木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