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正文

元代名医——滑寿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滑寿,字伯仁,晚号樱宁生,元代大医学家,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他不仅精通《素问》、《难经》,而且融通张仲景、刘守真、李明之三家学说,所以给人治病有“奇验”,他还著有《读伤寒论抄》等医书多种。“所至人争延,以得诊视决生死为无憾”。他更以“无问贫富皆往治,报不报弗较也”的崇高医德,受到时人的赞誉。

他自幼聪明好学,经史典籍、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他曾跟从 名医 王居中学习医道,潜心研究医学经典《素问》、《难经》,颇有所得,写下了《读素问抄》和《难经本义》二书。除此之外,他在诗词歌赋上的造诣也极高,尤其擅长乐府诗歌。但他对做官无兴趣,一生行医济世,造福乡里。

据说,滑寿曾随难潮行医南下,经姚邑青山何家闼村见一棺棂抬过,有鲜血滴落,就上前称棺内之人还活着,要求履行医道。开棺是对逝者大不敬,而见滑寿言辞恳切,故开棺一试。果然,经一番救治,棺内人起死回生。那一家人感激涕零,路人称他为神医,将贤德、貌美少女汪如春嫁给他以作挽留。

后来,他又随东平(今山东东平县)高洞阳学习针法,遂对经络悉心研究,取《 内经 》等书中有关经络的理论,于针灸,对经络理论很有研究,著《十四经发挥》3卷,提出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与其他奇经不同,应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而成十四经,并在《素问》、《灵枢》的基础上,通考腧穴657个,考正其阴阳之往来,推其骨孔之所驻会,详加训释。

《十四经发挥》刊行于公元1341年,全书共分三卷,附图十六幅,分为十四经脉腧穴图各一幅和正、背面骨度分寸图各一幅。上卷为手足阴阳流注篇,系统论述了经脉循行的规律。下卷为奇经八脉篇,系统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专属腧穴、所主病候及治疗方法。其最为核心的是中卷,对人体十四经脉的循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从而在针灸学术史上,确定了人体腧穴以十四经脉为统领的分类排列形式。

《十四经发挥》是一本研究经脉的专书,至今仍为学习针灸之范本。滑氏分经列穴,力倡十四经之说,认为十四经脉及其所属腧穴就是人体经络腧穴的主体,并编撰了经穴歌附在书后,供人诵记。十四经络学说不仅对明清医家有较大影响,后世绝大部分针灸专著均以《十四经发挥》的模式来排列腧穴,而且至今针灸临床和科研仍以十四经络学说为主进行研究。

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涉及草药、养生、医学趣闻等约十七种医书。其中有《本草韵合》、《伤寒例钞》三卷,《诊家枢要》一卷,《滑氏脉诀》、《脉理存真》、《樱宁生要方》、《医学引彀》、《樱宁生补泻心要》各一卷,《医学蠢事书》五卷,《滑氏方脉》、《滑氏医韵》、《麻诊全书》四卷,《痔瘘篇》、《滑伯仁正人明堂图》等。

上一篇:宋代名医——林亿
下一篇:元代名医——忽思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