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正文

近代名医——钱伯煊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钱伯煊,生于1896年,卒于1986年,他活了90岁,是中医界的高寿 名医 之一。他祖上三代都是 医生 ,20岁时随父习医,曾拜清末御医曹沦洲之子曹融甫学习医道。22岁时,他开始行医坐诊。1955年之后,他一直从事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并积极投身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之中。他擅长 妇科 ,著有《 妇科 常用 中药 》、《 妇科 常用 方剂 》、《脉诊浅说》、《女科证治》、《女科方萃》、《钱伯煊 妇科 医案》等书。

钱伯煊用药以平和见长,对过偏、耗散之品,则严格掌握其用量。他临床配方精当严谨,善于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利祛弊,提高疗效。他认为,血为女子之本,月经、妊娠、分娩、哺乳都以血为用。女子阴血易于耗损,故其阴血相对不足,气分则相对偏盛。对于血常不足的情况,用药不能过偏,不能过用耗散之品,用量也要严格掌握分寸。如钱氏在治疗妊娠恶阻时,注意到患者胃逆不纳的特点,选方用药时以药味少,清、轻无厚腻之味为宜,擅用橘皮竹茹汤、半夏秫米汤;治疗子肿、小便少的患者,常选用茯苓皮、泽泻等药,以轻剂利水;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以疏肝健脾、敛阴化瘀并施不悖。钱氏疏肝不用柴胡,而用旋复花、佛手;化瘀不用桃仁,而用贯众、昆布、牡蛎;桑寄生、川断为钱氏惯用对药,平补肝肾,两和气血,调经止带。

钱伯煊擅长 妇科 ,其学术思想,一是总结出崩漏三纲,即虚、瘀、热;二是 妇科 用药选药平和。他认为,崩漏辨证,首当分清气虚与阳虚、血虚与阴虚、血热与郁热以及血瘀的不同。比如气虚崩漏,可见面白微浮、气短畏寒、自汗肢肿、纳减便溏、月经量多、经血稀薄、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象细软等表现,可选四君子汤为主补益脾气。如胃纳呆钝,加橘皮、半夏以和胃气;如大便溏薄,腹中胀气,加木香、砂仁以行气和中;如有呕吐,加藿香和胃止呕;如崩漏不止,正气将脱,急用独参汤补气固脱;若中气虚而下陷,可用补中益气汤。再如血虚崩漏,可见面色苍白、头痛头晕、两目干涩、月事不断、经色淡红、毛发干枯、舌红起刺、脉弦细濡等表现,可选四物汤为主以养血和血。若属血热崩漏,可见舌苔深黄、质绛有刺、唇部燥裂、脉象洪数、心烦不寐、鼻衄齿衄、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月经量多、经色紫黑等表现,治疗可以清化胃热,泻火凉血。对于血瘀崩漏,可见舌边紫暗、边有瘀斑、脉象沉实、腹痛拒按、经血色黑有块等表现,根据原因不同灵活加减,属经期负重劳伤者,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养血化瘀;属经期感寒致瘀者,用桂枝汤合芎归汤养血祛邪;属经期饮冷血凝致瘀者,用良附丸和芎归汤养血行气温中;属经期治用涩药过早致瘀者,以备金散祛瘀生新。

钱伯煊一生精于 妇科 ,对于崩漏的治疗尤具特色,选方用药精当平和。这些对于今日的 中医妇科 临床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推动了中国 妇科 的发展。

上一篇:近代名医——王仆诚
下一篇:近代名医——刘道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