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刘奎字文甫,号松峰,山东诸城人,与清代阁士刘墉为叔兄弟,是清嘉庆年间 名医 。他对《内经》、《难经》精研深究,对金元四家及张景岳等人的名著,勇于探索,融古出新,在治疗瘟疫症方面独树一帜。
刘奎自幼聪慧好学,才思敏捷,读书一目十行,积得学深识广。曾跟随做京官的叔父刘统勋在北京学习,叔父多次推荐他为官做事,终因志趣不同官运不济未入仕途。因见当时瘟疫横行乡里,百姓死伤残重,于是发愤学医,立志济世救人。青年时他随堂兄刘墉督学江苏、安徽,在协助刘墉处理一些政务的同时,读了大量的书,尤其是医学专著,学问和医术大为长进。他边研读边实践,阅读医药典籍,访问民间医生和老药农,义务为贫苦人家治病。
在京期间,他曾向 名医 郭右陶学习临床医术,同时精研《内经》、《难经》,对金元四大家的名著研考尤深。能融古出新,在治疗瘟病方面独树一帜。他充分运用和发展了医界“戾气说”治疫病的理论和实践,著成《瘟疫论类编》和《松峰说疫》。
由于瘟疫变化莫测,症状多样,临床上必须对症下药辨证治疗,他创用了瘟疫统治八法中的除秽、解毒、针刮、罨熨等法治疫屡屡见效,是中医临床的经典宝库。他的《松峰说疫》内容丰富,论证翔实,有述古、论治杂疫、辨疑、诸方、运气等六卷,杂疫中列病症140余种,方剂200个,发展了景仲学说,为医界所推崇。
刘奎的医学专著不仅为国内医学界学习运用,还流传到日本。此外还有《景岳全书节文》、《四大家医粹》、《松峰医话》及《松峰诗略》、《松峰文略》等著作,他一生多奔波于京师、长安等地,晚年隐居五莲松朵山下,自号松峰老人。其二子亦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