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正文

近代名医——刘奉五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刘奉五,中医妇科专家。北京人。青年时从师学中医,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师、妇科副主任。对妇科病症的辨证施治有独特的用药规律。总结的崩漏、闭经、不孕、痛经、妊娠恶阻、先兆流产、羊水过多以及产后病等十六个病的经验用方,沿用至今。著有《刘奉五临床妇科经验》。

一、生平简介

刘奉五,名同育,北京市人,生于1911年,卒于1977年。幼年学医,曾拜 名医 韩一斋为师,24岁在北京悬壶应诊。曾受孔伯华之邀,任教于北平国医学院。建国后,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任教,1955年调任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工作。晚年任教于北京市中医学校、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

二、学术思想

刘奉五深研经典并验之妇科临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脏腑枢机思想。他认为,肝脾肾三脏为妇科之重。肝在生理上能养五脏六腑,脾胃为机体气机升降枢纽,肾为先天之本,天癸赖以滋养。他还认为不能把冲任二脉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经络,而是附属于肝脾肾三脏的两条脉络,与肝脾肾三脏间接相通。因此,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也可以说是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具体体现。

他认为,五脏功能异常是妇科病证的关键所在。如肝喜条达,肝气郁滞则经血不畅;肝气上逆则经血随冲气而上逆,以致倒经;肝郁化火内灼津液则阴血耗竭而致血枯经闭。肾主藏精,若肾气衰竭,必然涉及任脉虚衰,太冲脉也衰弱,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若肾失闭藏,开阖失司,可致崩漏、带下之病。肾不系胎又致胎漏、滑胎之疾。心主血脉,肺主气。血的生成,是通过脾胃的运化将水谷消化后的精微物质上注于肺,与肺气相合,经过心的功能,化赤而为血。汗为心液,肺合皮毛,妇科常见、多发的“血证”病证,以及妇科病证伴见的病理性汗出等均与心、肺、脾、肝诸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构成了刘奉五以肝脏为核心,以肝脾肾为重点,以五脏为枢机的妇科病理观。

三、临床经验

刘奉五在妇科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将月经失调分类为漏经类月经失调及闭经类月经失调等。通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形成了自己常用的经验方和经验用药,如瓜石汤、四二五合方、凉血衄汤、清肝利湿汤、安胃饮、清眩平肝汤、解毒内消汤等。他根据师传“小柴生地牡丹皮,能治崩漏”的经验,常用小柴胡汤加生地、丹皮、青蒿、地骨皮等凉血养阴清热的药物,治疗热入血室。揭示妇科经、带、胎、产四大证及杂病中,常伴有病理性汗出等特点。认为治汗时要考虑到“标本缓急”、“轻重先后”的关系,而不能单纯为“治汗”而治汗。对于实证类的汗,宜清、宜泄;对于虚证类的汗,宜收、宜补。

他的治肝八法,包括舒肝调气、清肝泄火、清肝平肝、抑肝潜阳、镇肝熄风、养血柔肝、化阴缓肝、暖肝温经。治血八法,包括活血化瘀法、破瘀散结法、养血活血法、清热凉血法、养阴化燥法、温经散寒法、益气养血法、滋阴养血法。此外,还有根据金水相生之理而拟订的补肺益肾法等。

四、后世影响

刘奉五专心钻研妇人病,并长年悬壶实践,颇多创见。主张妇人病应责诸肝、肾、脾三经及冲任二脉,治病颇有效验。刘奉五一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中医学术界公认的成就,在中医妇科理论与临床方面颇有建树。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于今日中医妇科临床很有参考价值。

上一篇:近代名医——魏龙骧
下一篇:近代名医——赵绍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