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正文

近代名医——章次公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号之庵,江苏镇江人。民国8年(1919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事孟河 名医 丁甘仁及经方大家曹颖甫,又问学于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业兼优。他是中国近代的中医 名医 之一。

一、生平简介

章次公,名成之,号之庵,江苏省镇江市人,生于1903年,卒于1959年。16岁时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25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又在中国医学院执教,师从曹颖甫研习经方。建国后,在沪从事诊务,曾任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部主任。1955年奉调至京,曾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央保健局中南海保健医生、第三界全国政协委员等。门人弟子著有《章次公医案》。

二、学术思想

章次公治医提倡中西结合,注重食疗康复。他认为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虽然不同,而其研究对象、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防病治病,增进人类健康。因此,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人类同疾病进行不懈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坚持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将二者融合起来,是章次公的一贯主张。他提出“双重诊断,一重治疗”。“双重诊断”指中医、西医双重诊断,“一重治疗”即重视中医治疗。如曾治吴女,因子宫内膜炎症引起月经先期与带下味腥,伴有四肢麻木,腱反射减低等。辨证属于湿热下注,兼有血虚。治用苦参片、香白芷、象贝母、赤豆、怀牛膝、宣木瓜、北细辛等。月经先期与带下腥味,章次公认为缘于子宫内膜炎症,治以苦参、白芷、象贝、赤豆清热利湿消炎,其余药味均为肢麻而设。“子宫内膜炎症”是西医诊断,“月经先期”为中医诊断,治疗以中药为主。其“双重诊断”、“一重治疗”的学术思想可见一斑。

中医治病历来讲究忌口,如《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有“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章次公认为伤寒、温病日久病重者,最易耗伤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应该随时给予补充。对于“饿不死的伤寒”,忌口过严等旧观念,他是不赞成的。他常常嘱咐伤寒病人多食藕粉、米汤、蔗浆、鲜稻叶露、蔷薇花露等,后期则嘱病人坚持服用少量老鸭汤、鲤鱼汤、鲫鱼汤及麦糊等,认为这样不仅能维持营养,扶助正气,而且多饮花露还能通利小便,排除毒素,补充热盛伤阴引起之水分不足,对疾病康复非常有利。

三、临床经验

章次公辨证明晰幽微,用药机动灵活,立案准确精当,善于治病求本,用药突出重点。对热性病很注意保护心力,增强抗病能力。在慢性杂病及月经病的调理方面经验独到,尤擅使用虫类药物治疗某些顽固性疾病。方剂如大黄庶虫丸治干血,抵挡丸治蓄血,鳖甲煎丸治疟母,蜘蛛散治狐疝等。药物则常选蜈蚣、全蝎治头风痛,蕲蛇、露蜂房治风痹走注,庶虫、蝼蛄、蜣螂、蟋蟀治积聚肿胀,效果很好。尤其是蜈蚣、全蝎治头风,疗效显著,且治疗后很少复发。章次公还将虫类药物配成丸散,以便长期服用,取法叶天士“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之理。

四、师承与医学著作

章次公早年与秦伯未等创立中国医学院,后又与徐衡之、陆渊雷等创立上海国医学院,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成绩卓著。其弟子众多,其中朱良春等均为当代知名中医专家。

章氏对本草深有研究,早年讲授药物学,编有《药物学》四卷,大部分资料收入《中国医药大辞典》,撰有《诊余抄》、《道少集》、《立行集》、《杂病医案》、《中国医学史话》及医学论著数十篇。另与徐衡之合辑《章太炎先生论医集》。晚年拟修订《历代医籍考》和校勘《内经》,未竟病逝。1980年,门人整理出版《章次公医案》一书。1999年,门人朱良春等汇集其遗著、医案等出版《章次公医术经验集》。

上一篇:近代名医——许公岩
下一篇:近代名医——赵锡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