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正文

《温疫论》的创始人—吴有性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吴有性,戾气温疫,温病学说
吴有性

【名家生平】

吴有性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人民困苦,疾病丛生。崇祯十四年(1641)温疫流行,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至五六月间,温疫更加猖獗,很多人家阖门传染,死者无数。吴有性亲眼目睹当时一些传染病流行地区“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的惨景,而许多医生墨守伤寒之法的成规而不效,深感守古法不合今病,因此,他“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时所用历验方法”,在总结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经验,以亲身实践说明了温疫与伤寒两者的不同特征,并对温疫病的致病因素,传染途径,受病之处,传变规律,以及治病方药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于1642年编著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专著——《温疫论》。

【学术成就】

吴有性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创立了“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了伟大创见。自刘河间以下,对温热病的研究,虽已逐渐重视,但在阐述病因时,始终未超越出六气致病的范围。吴氏没有因袭旧说,而是明确提出“温疫”的流行并非六淫致病,而是另外一种更加危险的病原——戾气所致。

“戾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一定的物质性。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吴有性不可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这些病原微生物,但他肯定戾气是一种“无象可见”、“无声无臭”的客观存在的物质。这一创见是对传染病病原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特别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尚未出现之前,吴氏竟有这样独到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是中医病因学在明代的一大突破。

他指出,戾气致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流行性和散发性,尤其对传染病散发进行了逼真描述,并告诫切勿以发病人数较少、未形成大流行而误诊为非传染病。吴有性还发现戾气是通过呼吸道侵犯人体的,即“邪从口

鼻而入”,而人体感染戾气的方式,也有“天受”(空气传播)、“传染”(接触传播)等不同的类型。这种来自临床实践的见解,与现代医学的观点也颇相吻合。《温疫论》中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也做了相当精辟的论述,其云“方隅有厚薄”指出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有区域性,“四时有盛衰”指出传染病的流行有季节性,“岁运有多寡”指出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有周期性、起伏性,各年的流行范围和程度并不完全相同。

吴氏对传染病的治疗提出了“客邪贵乎早逐”的基本原则,主张“急证急攻”、“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力主早用攻下之法驱邪。这种有邪必逐、除寇务尽的观点很符合急性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同时,吴氏还认为入侵人体的杂气主要是潜伏在膜原而发病,此乃吴氏依据温疫初期的症候群,用以说明其病变部位的一种方法。此说成为他创制达原饮、三消饮方剂治疗疫病的理论依据。

《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贡献是很大的,其戾气学说的内容相当全面。吴有性关于温病学的真知卓见和诊治经验,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容,为后来温病学说的发展和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我国历代名医—周汉晋名医篇
下一篇:温补学派人物之一—薛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