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特色 > 针灸 > 器具技法 > 正文

器具技法--腹针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概述

  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腧穴以调节脏腑功能失调而治疗疾病的方法。腹针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的取穴方法。包括循经取穴、定位取穴和八廓取穴三种,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组方,进行针刺治疗。

  操作

  腹针治疗应使用统一长度的毫针,以便于观察针刺不同的深度。毫针的长度应根据患者腹壁的厚度选择。手法要轻、缓。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

  特效腹针疗法有严格的针刺顺序。在腹针治疗时,必需先刺调理脏腑之穴,再刺疏通 经脉 之穴,后刺定位之穴才能调整局部之气。

腹针操作示意图
腹针操作示意图

  适应症

  腹针适应症广泛,以治疗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的疑难病、慢性病为主。

  (1)病程较短,因脏腑正气不足而致的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病程较久,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

  (3)临床各科常见病如:妇科感染、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荨麻疹、过敏性皮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4)内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女性乳腺增生;卵巢囊肿、性功能障碍;血栓痔等手术后镇痛;骨折固定后功能恢复等。

  (5)疑难病如:产后风、肺纤维化等。

  (6)其它经各种 针灸 疗法治疗效果欠佳的疾病。

  注意事项

  (1)由于腹针针刺腹部,因此,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等;肝、脾肿大引起的腹部静脉曲张;腹腔肿瘤;妊娠中、后期均应列为禁忌症。

  (2)慢性病、体质虚弱的患者,施术时应谨慎为宜。

  (3)肝、脾肿大者针刺两季肋部不宜针刺过深,避免刺伤脏器。

  (4)腹针深刺不宜针刺过深。

  特色穴

  金河——在下腹部,气海穴旁开0.5寸。

  主治:小儿腹股沟疝、腰痛、腰肌劳损、下肢无力、内分泌功能紊乱。


  上风湿点——在上腹部,脐中上1.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5寸(滑肉门穴旁开0.5寸,上0.5寸)。

  主治:肘关节疼痛、肘臂麻木、肘屈伸不利。

  上风湿外点——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旁开3寸(滑肉门穴旁开3寸或上风湿点穴下0.5寸外0.5寸)。

  主治:腕关节疼痛、指关节疼痛、活动不利、麻木。

  下风湿点——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5寸(气海穴旁开2.5寸或外陵穴下0.5寸外0.5寸)。

  主治:膝关节痛、膝关节活动不利。

  下风湿下点——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旁开3寸(石门穴旁开3寸或下风湿点穴下0.5寸外0.5寸)。

  主治:小腿外侧疼痛、活动不利、踝关节痛、踝关节活动不利麻木。

  名家经验

  上、下风湿点是薄氏腹针的新穴。

  双上风湿点,左侧主脾,右侧主肝。此穴从位置上应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之途径。深刺可调理肝脾之气,既可舒肝养肝,又可理气和胃。临床用于肝失条达所引起的肝气不舒、胸胁胀痛;肝郁气滞引起的心烦失眠、口苦反酸;肝火上扬引起的头疼、耳聋等症。

  双下风湿点,作用各有不同。左下风湿点主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深刺可通大肠、降肺气、除肺热。临床用于肺气壅塞咳喘、多痰,大便不通等。右下风湿点主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深刺可泻心肝实热,用于心肝火旺、心烦易怒、舌尖红、小便黄热等症。

  风湿点的疏泄作用必须运用得当特别是双下风湿点,对体虚气弱、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可贸然使用,选用不当可引起泄泻,如出现此种症状,可及时温补关元、气海以壮其阳气。
 

上一篇:器具技法--火针
下一篇:器具技法--头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