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药 > 中药常识 > 中药种贮 > 正文

小檗栽培技术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播种时间

  北京平原地区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土壤准备

  在播种前深翻土壤30厘米,清除杂草、树根及其他杂物,然后进行作垄或作床及土壤消毒等工作。

    作垄及作床

  小檗可采用高床育苗及宽垄育苗,尤其是在容易引起土壤板结的壤土及粘土上更是如此。在沙壤土上可以采用低床可平床育苗。先作高床。高床的规格:长×宽×高=(10-15)×(1-1.2)×(0.2-0.25)米,床间距30至40厘米。作床前应划线,床面平整,边角分明,大小相等,规格为一致。然后作宽垄,宽垄的规格为长×宽×高=(10-15)×0.4×0.3米,垄间距30厘米,作垄时做到:大小一致,平直,土块破碎,整齐美观。然后进行土壤消毒,在播种前的3至5天,选择晴朗的天气,用5%的多菌灵喷洒床面或垄面,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3天至5天喷洒1:100的氟乐灵,可减少杂草滋生。

    种子处理

  主要是种子的消毒及催芽工作,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方法是:把小檗种子浸泡在5%的多菌灵溶液中24至36小时,然后捞出,与经过消毒过筛的湿河沙按种子与河少的体积比为1:3混合均匀。然后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地下水位小于1.5米的地方,挖一四壁垂直的催芽坑,坑的大小依种子的数量而定。在催芽坑的最底下添5厘米的河沙,然后放置通气秆(用4至6根玉米秆作成),在把种子与河沙的混合物放置其中,上面覆盖5厘米的河沙,再覆盖5厘米的黄土即可。随时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一般情况下,北京平原地区3月下旬催芽后,10天至15天种子即可裂口发芽。

   播种要点

 1、垄播。用播种小镐在垄的两侧各开出宽深各5厘米的播种沟。开沟时做到深浅一致,大小相等,端直。撒种时要均匀,不漏播,不重播。播种量为每亩15公斤。覆土厚度为3至5厘米较合适。覆土后用镇压机镇或踩实,通过侧方灌溉灌一次透水。

    2、高闲播种。在做好的高床上,均匀撒种,种子间距1至1.5厘米。覆土厚度2厘米。覆土后喷雾,灌透水。

    种苗管理

    松土除草

 播种后如杂草大量滋生,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清除杂草,除草时应做到“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松土厚度2至3厘米。

    施肥灌溉

 当苗高3至5厘米时进行土壤,复合肥每亩用量10至15千克即可。依土壤墒情及时灌溉。

    病虫防治

 小檗苗期,要注意苗木立枯病的预防,通过提早播种、高垄育苗、土壤消毒、种子发芽出土时每隔10天喷洒5%的多菌灵(连续喷洒三次)等措施,可以得到较好的预防。其他病虫害较少,未见危害发生。

    苗木防寒

 在入冬前的11月中旬灌冻水,然后埋土防寒。

    病害防治

 小檗极易生白粉病,尤其是在大面积栽植,又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更为严重。一旦发现此病,应立即用三唑酮稀释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一般情况下,一周一次,连续2-3次即可治愈。

    通过以上措施,小檗当年苗高可达20至25厘米,壮苗率达80%以上。虽然通过播种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出苗率,但播种后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即播种出苗后苗木叶片不全是紫色的,也有绿色的,大小也有差异。因此,选择纯种小檗种子至关重要。

上一篇:血苋栽培技术
下一篇:针叶火绒草栽培技术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