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正文

明代名医——张介宾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张介宾 (1563-1640年),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是明代医学家。原籍四川绵竹,后徙居浙江会稽(今绍兴)。他曾跟从中医名家金梦石学医,也曾从戎,后因在兵家上成就不大而又改从医。经过其悉心钻研,博采众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后又结合自己的临床试验,写成了《类经图翼》一书,并又在晚年时撰成《景岳全书》,是温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因重用熟地,故人有“张熟地”之称。

张介宾的父亲张寿峰为定西侯的幕僚,精通医理。十四岁时他跟随父到了京城,博览经史百家之余,拜 名医 金梦石为师,对《 内经 》颇有研究。他青年时广游于豪门,结交贵族。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领悟尤多。景岳性格豪放,可能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他壮岁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足迹及于榆关(今山海关)、凤城(今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当时北京异族兴起,辽西局势已不可为。数年戎马生涯无所成就,使景岳功名壮志“消磨殆尽”,而亲老家贫终使景岳尽弃功利之心,解甲归隐,潜心于医道,医技大进,名噪一时,被人们奉为仲景东垣再生。

张介宾非常重视《 内经 》,对《素问》、《灵枢》进行了30多年研究。他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医学理论,用将近四十年的精力研究《 内经 》全部,著《类经》三十二卷,分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颇似现代的中医学基础。他还用图解的形式,对阴阳、五行、运气、经络等学说系统阐发,撰成《类经图翼》十一卷。《类经图翼》采用图解方式以辅助《类经》注文之不足,故名“图翼”。主要包括运气(卷一-二)和针灸(卷三-十一)两部分。前者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共80余篇;阐释《 内经 》运气学说最为详彻,后者首论经络俞穴,次载针灸要穴歌及诸证灸法要穴。意在补充发挥《类经》对《 内经 》有关针灸经穴方面注释之未尽。书中(特别是针灸部分)广泛征引有关资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到了晚年时,他的另一部著作《景岳全书》也已完成。《景岳全书》是记录了张景岳毕生治病经验和中医学术成果的综合性著作。共64卷,100多万字。全书包括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脉神章、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本草正、外科钤和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等部分,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辨证、内外妇儿各科临床、治法方剂、本草药性等内容囊括无遗,全面而精详。书中更首创 “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方药八阵分类新法。其自创的《新方八阵》载方186首,是景岳将一生之临床心得,处方体会、用药特长融于一炉。诚如其所言“此其中有心得焉,有经验焉,有补古之未备焉。”

民间曾有人将张介宾得经历写了一首诗,从而来祭奠这位中医伟人,诗是这样写的:

军旅生涯无胜算,行医路上有名扬。

类经图翼发宏论,景岳全书放异光。

天际最红惟旭日,人身至宝是元阳。

右归丸里出真火,温补学说又大昌。

上一篇:明代名医——李时珍
下一篇:明代名医——杨济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