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正文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张从正,攻邪,金元四大家
张从正

【名家生平】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又因其曾久居宛丘(今河南睢阳),故有“张宛丘”之称。张从正著作较丰,先后有十余种,其中多数被其门人整理编辑为《儒门事亲》15卷,此外另有《心镜别集》一卷传世,余者今已亡佚。

张从正自幼喜好读书,经史百家,无不涉猎,为人酷爱作诗饮酒,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作风平易近人。因其家世业医,故幼承庭训,随父学医,后又从刘从益门下习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不过20岁即已悬壶应诊。张从正青年时曾经从军,有过短期的军医生涯,后久居宛丘行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以高超的医术闻名于世。金兴定(1217-1223)年间,被征召入太医院任职,后因其攻邪学说与时医医风不合,致“谤言满市”,兼不屑屈膝迎奉,羞于“官医迎送长史,马前唱诺”,故尔不久即辞归乡里。

张从正为一代名医,门人众多,其中较知名者有麻知己、常仲明、栾企等。其主要学术思想均体现在《儒门事亲》一书中,是由其弟子麻知己等人将其晚年多种著作整理汇编而成,全书共15卷,取名用意指“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而“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

【学术成就】

张从正的学术思想是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将刘氏的“火热”扩展为更广义的“病邪”,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张从正认为,人体发病都是由邪气侵犯的结果,“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因此,治疗当施以攻法,宜速去其邪为要务,“邪去而正气自复也”。他严厉地批评当时医生喜补恶攻的积弊,认为若不首先考虑消除病邪,反而先去设想巩固人体元气,则往往人体真气尚未恢复时,病邪又有了新的发展而难以控制。张从正攻邪的主要方法是汗、吐、下三法,此三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立专篇详细阐述。他认为除了辛散解表的内服药外,凡具有疏散外邪作用的灸、蒸、涤、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等法都属于汗法;吐法也不单纯指药物催吐,而是包括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上行之法,用以消除中膈痰食之积;而所谓下法,除泻下通便外,也包括其他具有下行作用的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等多种方法。由于张从正在理论上立倡攻邪,在临证中善于攻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攻邪派”或“攻下派”,在中医学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张从正并非一味的滥用攻下,在治疗过程中也一定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年岁较高的老人,身体羸弱的儿童,都是他强调不可乱攻的对象。张从正对补法的运用十分谨慎。强调补法的运用应当针对病情,不能滥用。反对无病之人滥服补药,对于患病之人,认为邪未去而先投补,则往往会以粮资寇,反而助邪伤正,只有对纯虚无实的患者,才可使用补法。至于具体补养正气的方法,张子和则反对乱用温热药物峻补的方法,而是十分重视食补,提出“养生当论食补”的著名论点。

张从正力倡“攻邪”之说,虽然疗效甚佳,但在当时却由于过于惊世骇俗而不被同行所理解,而他敢于直言当时医界妄用温补的弊端,也使他在学术上的处境是十分艰难。因此《儒门事亲》一书收载的文章中,有许多是辩论性的文章。总的来说,张从正的理论略显偏激,后世敢于尽遵其法者也并不多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医术精湛、辨证准确的见证,后世医家虽不敢尽取其方,却十分肯定张子和本人在医学上的造诣,并敬佩他的胆识和学问。张从正的理论创新,对于金元医学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中医各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与贡献。

【趣闻逸事】

息城有一位司候的小官,听说父亲被寇贼杀害了,痛哭不已。哭罢,觉得心疼与日俱增,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张戴人鉴于病人厌恶针灸疗法,便学着搞笑的样子,满嘴疯言疯语,把病人逗乐了。一二日后,这位司候的病也就痊愈了。

上一篇:庞安时因善治伤寒名闻当世
下一篇:“河间学派”的创始者刘完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