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正文

孔子的养生之道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孔令谦·大话养生专栏


  孔令谦,著名养生健康专家。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提出三线、四则、五法养生防治体系模式。现任孔伯华医馆馆长,孔伯华国医学堂校长。应邀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中文台等多家媒体举办养生栏目或专栏,广受好评。


  我国的古医家、道家对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其实,早期儒家在这方面也有不少论述。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主要言行记录《论语》中,涉及了许多养生内容,大体如下:


  仁者寿

孔子的养生之道.jpg
  "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理论形态的养生学命题。这个命题的特点是从"仁"与"寿"的辩证统一上全面思考养生问题。他在这里所说的"仁"有其特定的含义。东汉包咸的解释是"性静",唐孔颖达的解释是"少思寡欲,性常安静",这个意义类似北宋苏轼所说的"心平气和"(见《菜羹赋》)。


  在孔子看来,心平气和,才能延年益寿。这里,既讲了人的修养,又讲了人的健康,并把人的修养水平、精神状态作为健康的首要因素。


  无怨


  孔子在《论语》中讲"无怨"、"不怨"、"远怨"、"匿怨"、"又何怨"、"又谁怨"的文字,见于《里仁》、《公冶长》、《述而》、《颜渊》、《宪问》、《卫灵公》、《尧曰》等7篇,共12处。可见,孔子对"无怨"的重视程度。他要求在基本利益相一致的条件下,对家、国,对上下,对父母兄弟,对朋友,以至对不同性别的人和不同修养的人,都"无怨",以培养宽广的胸怀,做到"不怨天,不尤人"(见《论语·宪问》),人人都培养出"坦荡荡"(《论语·述而》)的胸怀。


  对此,曾子赞叹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见《论语·里仁》)他并根据孔子的上述思想在《大学》中提出了一个千古传颂的名言叫"心广体胖".这句名言,既有伦理学上的意义,更有养生学上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句养生名言。它向人们揭示出一条养生的真理:人的胸怀舒坦宽广,身体就安泰健壮(编者注:当时还未认识到胖的害处,从现在的观点看,"心广体壮"才是健康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


  中庸


  孔子说"中庸"是一种最完美的品德(见《论语·雍也》),它的含义就是要信守其"中"(见《论语·尧曰》),"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他认为具备了这种品德,在处理天人关系、人际关系时,就能符合物理人情,无过无不及,就不会因处理不当而引起烦恼,从而使"天禄永终".


  子思则进一步把"中庸"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他在《中庸》中说: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无论这些情感是潜藏在心里,还是表现出来,都应使其适当适度,这就叫"中""和",凡是能以"中和"规范自己的人,就不会喜怒无常,哀乐失控,从而创造出一种使人与人、人与物相互统一的和谐气氛。这种和谐气氛下的心态平衡,对健康是极其有益的。西汉董仲舒曾经评论说:"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三戒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见《论语·季氏》)。这里,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生理的不同特征,总结出处理各种欲望的具体经验,把好色、好胜、好贪作为有碍身心健康的三个因素。所以早期儒家不主张无欲养生,他们所考虑的是怎样合理地"给人之欲","养人之求",他们希望确定人们欲望正当不正当的界限。在这方面,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叫"欲而不贪",欲望是允许的,贪就超过了限度。


  孔子认为,迷恋富贵(即"乐骄乐")是贪,生活无节(即"乐佚游")、追求享乐(即"乐宴乐")是贪,不以义取也是贪。对贪欲的危害,孔子说了两个字:"损矣".这是"自损之道",自己走上了损害自己的道路。《左传》把贪欲的人形象而又辛辣地比喻为"封豕"(即大猪),越是贪婪越为自身准备了灭亡(被屠宰)的条件。《国语·晋语八》也有反对"贪得无艺"(艺,即准则)的记载。上述这些论断,从不同方面说明贪欲伤生,甚至会遭致杀身的后果。所以孟子说"养生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这里的"寡欲"是针对"多欲"而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欲望超出正常的需求。


  八不食


  鱼肉腐烂变质("鱼馁而肉败")的不食;气味难闻("臭恶")的不食;饭菜夹生或太过("失饪")的不食;不到吃饭时间("失时")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等。不得其酱的"酱",据有的学者依《尔雅翼》考证,可能是指当时的一种白芍酱,白芍的根具有解毒的作用,孔子食酱具有调味与制毒的双重目的。此外,孔子还提出食不过饱、肉不过量、酒不致醉等的告诫,都包含着合理的进食原则。


  孔令谦著作摘选


  以食物之性补人体之偏


  寒、凉、平、温、热即食物的五性。五性的分类,可以让你更明显地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食用不同属性的食物。如果你属于寒性体质,就不适合吃太多寒性的食物,否则只会"雪上加霜",导致身体不适,阴阳均衡的关系更加倾斜,也违背了健康养生的本意,这在太极中叫立身中正,阴阳互济。


  寒、凉性食物可以起到清热去火、润肺除燥的功效,食用后会使人体的能量代谢率降低,促进热量下降。适合热性体质及热性症状者食用。


  温、热性食物可以祛寒补虚、消除寒证,增加人体热量,促进人体的能量代谢。适合寒性体质、寒性症状者食用。


  平性食物能够开胃健脾、补虚强肾,并且易于消化,适合任何体质的人食用,身强体健者还可长期食用。


  总的说来,热性食物升,寒性食物降,一起维护身体的阴阳平衡。


  ……


  人的体质不尽相同,选择食物前要搞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种体质。只有这样,才能让食物起到充分的养生功效。我们的体质跟食物也很相似。就人体而言,大体分热性体质、寒性体质、实性体质和虚性体质等。其基本选择规律很简单,热的吃多了,就要凉一些;荤的吃多了,就要素一些;身体虚了,就要滋补;营养过剩了,就要清一清。


  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质的表现只是一种倾向,并不带有绝对性,而且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根据你的饮食、生活环境以及情绪变化等情况逐渐改变。因此,要保持自身的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掌握自己近期的体质,加以维持,调配饮食。

上一篇:养生误区:随意按摩 小心瘫痪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