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养生文化 > 正文

夏秋交替 提防这些病高发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南京的“秋老虎”让人喘不过气,好在前些天的大雨让酷热天气暂时告一段落,但气象台称“出伏”后高温可能卷土重来,如此反复、忽冷忽热的气温正是很多疾病的多发期。记者从南京中 医院 了解到 感冒 、 腹泻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多,每天都有50多例,专家提醒,夏秋交际,天气多变,广大市民要做好预防 保健 工作。

   多发病1:感冒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较大,一些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老人与小孩极易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有所区别,主要表现为 发热 重、 恶寒 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引起感冒的主要原因是贪凉,加上天气忽冷忽热的反复,极易诱发感冒和复发。

  支招:中医对暑湿 感冒 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 藿香正气丸 、清暑益气丸和小儿暑感宁糖浆等。专家提醒,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凉就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加大感冒的机会,另外,要注意饮食合理调节,多吃新鲜的 水果 蔬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增强抵抗力。

   多发病2: 腹泻

  夏秋交替,暑湿较重,容易引发腹泻,很多人以为秋季腹泻是因为饮食不洁,不注重卫生等外界原因所引发的,中医则认为,秋季腹泻主要是由于夏季的暑湿长期停留于身体之中而造成的,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又吃了寒凉食物,使得腹部处于内外冷热夹击状态,引发 腹痛 、腹泻。

  支招:专家指出,立秋后,气温仍持高,湿热天气,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在消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多吃如冬瓜、萝卜、薏米等,特别注意要少吃冷饮,空调间与室外温度不宜相差过大,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身体抵抗力。

   多发病3:心血管病

  很多中老年人在安然度夏后,仍要警惕夏秋更迭, 高血压 病、 冠心病 、 心肌梗死 、 中风 等疾病的高发期。立秋后,早晚凉爽,白天酷热,昼夜温差增大,一冷一热,很易导致血管痉挛、 血压波动大 。

  支招: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贪凉,如吃过多的冰镇食物,整夜开着空调睡觉,洗冷水澡等,让身体享受“冷刺激”。这样冷热刺激会使老人尤其是患有 高血压 、 动脉硬化 的中老年患者血管急剧收缩,诱发脑血管破裂出血、 脑栓塞 、 脑梗塞 等。

  夏秋交替时节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注意冷暖调节,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保证足够的睡眠,多吃梨、苹果、菠菜、藕等滋阴润燥的水果蔬菜,尽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秋令主收,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乐观。

上一篇:养生必知 初秋这些疾病最该留神
下一篇:女性养生从脚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