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开 膏方 是一个技术难度很高的活,开膏滋药方颇能考验一个医生的中医功底。医生先要望闻问切,查看人体基本情况,判断脏腑阴阳是否平衡,气血是否有亏损,然后再根据君、臣、佐、使的配伍进行开方。一般来说,一个中药方剂涉及中药材15种左右,而一份膏滋药方则需四五十种,要运用搭配好,必须有深厚的中医知识和诊疗经验积累。
和其他学科一样,中医也有着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的教育体系,但让中医专家感到尴尬的是,现在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即使是中医博士,到了临床别说膏滋药,就是很平常的中药方剂也不会开。
小陈是一名硕士,刚从中医院校毕业,说起不会开中药方剂,他也是有苦说不出。“现在的培养方式和以前老中医们经历的师带徒,完全是两种模式。我们不仅要学中医,还要学西医,而事实上,在西医方面占用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据了解,在中医院校,中医经典著作是必学内容,他们需翻阅《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理解阴阳五行、奇经八脉、辨证论治,但同时也要学习西医。为了能拿到学位,英语必须过四、六级,“看懂中医经典,文言文是基本功,但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读ABC。 ”到了研究生阶段,他们的主要精力是写论文,而论文就是用西医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医。
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医医师也有着类似的感受。即使是在中医医院,临床使用最多的还是西医方法,他们也和综合医院的医生那样开抗生素、拿手术刀,急救急诊更不用说。“每天要看这么多病人,实验室检查、拍片和搭脉诊断相比更简捷,久而久之,中医就慢慢退化了。 ”“老中医越来越少,年轻的医生又接不上去,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进行扶持,今后肯定会断档。 ”
据了解,在一些城市,由于老中医的缺乏,没有膏方处方经验的年轻中医也在开膏方,以致膏方质量明显下降。
师带徒是中医传统传授方式。据了解,为了让老中医的诊疗经验传授下来,国家、省相关部门已经启动相应的培养计划,让中青年医师和老中医结对学习,但由于不是普遍开展,绝大多数医生依然没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