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申城 膏方 价格年年水涨船高,但消费数量依旧节节攀升。据预测,今冬 上海膏方 市场仅 “一人一方”的数量就可能突破16万服,加上成品方、经典方,同比增长在10%以上。
虽然有 “冬令进补、春天打虎”的民间谚语,但膏方市场的红火与相关医院、企业加大膏方产业的发展力度也密切相关。加工工艺的改革、产品种类的传承与创新,都令膏方拥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膏方市场红火的意义,不仅在于市场认可这一传统养生方式,也对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价格上涨需求反增
膏方价格年年上涨,今年受中药材的价格变化,上涨幅度尤其明显。据市中药行业协会测算,一服膏方从冬至吃到来年开春,价格从几百元到1000元不等,但若加入名贵药材,就会高达两三千元,更贵的可能超过4000元。今年,由于近百种中药饮片普遍涨价15%至20%,即使是普通的膏方,价格也比往年上涨了两三百元。
可“药你苦”没有影响消费者选择膏方的热情。“冬至”是很多市民服用膏方的 “起点”,眼下离“冬至”还有近一个月,可前往上海各大中医医院、老字号药店搭脉求方的消费者从半个多月前的 “立冬”起就排起了长队。一些国家级、市级名中医的膏方门诊预约号已排到4000多号,部分专家甚至挂出 “免战牌”。
事实上,膏方热的背后是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可。与膏方价格攀升所不同的是,保健品价格依旧平稳,且有不少因临近年末而启动新一轮促销,价格还有一定的优惠。可很多消费者表示,购买保健品的目的主要是送人,对于自身的保健和养生需求,更偏向于膏方。一些消费者说,熬制膏方的原料看得见、摸得着,价格水分小,个性化强,感觉更加可靠。正因为此, “十全大补膏”、 “芝麻核桃膏”等价格较为平和、以食补为主的成品膏方也颇受市场欢迎。
可见,膏方热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药产业的支持者以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为主,但随着膏方市场的红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中药产业同样 “时尚”,一些有亚健康症状的白领纷纷去膏方门诊寻找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案。最近,针灸被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早在入遗之前,以针灸为基础理论的艾灸也早早地出现在保健美容会所中。业内人士认为,膏方、针灸等市场的持续红火,能进一步扩大中医药产业的影响力,也鼓励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发出更多适合现代生活方式、工作节奏的产品和服务,延续中医药产业的博大精深。
新工艺流程助力经典
与其他中医药养生方式相比,膏方属于较早被赋予现代化工艺流程的产品,作坊式生产被现代设备所替代。但走近膏方的现代化生产可以发现,即使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依旧需要有所取舍——就好比膏方熬制过程中的 “收膏”,将核心要点一五一十地保留下来,而对传统操作中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或引发争议纠纷的部分,则通过现代化的工艺予以弥补。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是热门的中医药养生市场,也需要 “败火”。不论是膏方还是其他中医药产品、服务,只有加以保护、利用和发展,才能赢得市场的长久认可。中医药原本就讲究 “平衡”,市场越是大热,越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比如,膏方的原则是 “一人一方”,即使是 “千人一方”的经典方、成品方,也需要消费者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将膏方的个性化养生效果延续下去。
同时,规范化的流程、标准化的工艺也是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很多中医药产品和服务仍停留在实践的阶段,像 “定制膏方服务规范”的标准并不多。针对这一现象,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有必要牵头加强研究,既对现有良好做法进行总结推广,也可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