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特色 > 膏药 > 膏方 > 膏方常识 > 正文

专家提醒:湿热体质常用膏方来治疗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同样是面部油光发亮,却被诊断为湿热体质。面对患者的困惑,中医大夫说,湿热体质最容易“苦夏”,口干口臭,平时要注意少食辛辣、不要过度劳累。

痰湿体质多是“面部及脑门油光闪亮”,湿热体质多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之所以有相似处是因为都存在“水湿内停”。不过,湿热体质是湿与热并存。其中,湿有内外之分。外湿如气候或居室潮湿及淋雨浸水,内湿则常与消化功能有关,如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

专家介绍,湿热体质者容易生粉刺、疮疖,舌苔黄腻,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与痰湿体质者相似,湿热体质者的小便也不多,但前者浑浊后者发黄,大便两者区别较为明显,前者正常或较软散,后者则黏滞。

与痰湿体质的温和、稳重性格截然相反,湿热体质表现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

湿热体质的形成除与环境有关外,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关系最大,如喜欢吃煎炸烧烤、甜腻、辛辣等食物和嗜好烟酒。

专家建议,湿热体质要饮食清淡,禁食辛辣、甜腻食物,多吃清热利湿食物,如有清热解暑功效的绿豆,可谓湿热体质的一味“良药”,还有空心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应戒除烟酒。

生活中,湿热体质应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适合做较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另外,遇事多节制,安神定志。

专家特别提醒,湿热体质治疗常用 膏方 ,一般由生黄芪、枳壳、薏苡仁等中药组成,日常药有六一散、清胃散、连朴饮、茵陈蒿汤等,但最好还是请中医诊断,分清湿重还是热重,再对症施治,或化湿或清热。

上一篇:膏方拯救“黄脸婆” 让女性由内而外美丽
下一篇:立冬后膏方进补热 膏方小常识链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