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该纪念日的确立旨在呼吁人们重视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和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呼唤回归自然,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但近年来,中药材价格逐年上涨,尤其是动物类中药进入了涨价快车道。
冬令 膏方 价格上涨30%
秋意渐浓的锡城,冬令膏方又热了起来。不过,受中药材价格逐年上涨的影响,这种传统的滋补方式越趋“贵族化”。昨日,记者从部分医院和药店了解到,从去年起,黄芪、首乌、枸杞等中药材纷纷涨价,今年8月多数中药材的批发价又出现了10%至20%的涨幅,而如党参、麦冬等常用药材的价格更是上涨了40%至50%。由于这些药材价格的上涨,今年冬令膏方价格普遍上涨30%左右,许多去年800多元的膏方,今年普遍在1100多元。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剂最普通的膏方,用药也有40—50味,对大多数人来说营养功效已经足够,因此没有必要再盲目添加昂贵药材。与此同时,膏方配制需因人而异、辨体识症,所以服用前一定要请中医先号脉检查,对症下药。
动物类中药进入了涨价快车道
在众多养生药材中,动物类药材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随着动物类中药材稀缺程度及其需求不断增大,动物类中药材也正进入涨价通道。以片仔癀为例,其主要成分为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尽管近期三七价格亦有所回落,但天然麝香、天然牛黄为稀缺药材,近年来价格却不断上涨。其中,天然牛黄价格今年以来同比上涨20%—30%,直接对片仔癀的运营成本构成了不小的压力。片仔癀在锡城的零售价每粒上调了40—60元不等。“这个药前段时间一粒卖200元/粒,现在肯定不止。这么高的价格我们不敢囤货,如果客人需要我们再进货。”相关人事表示,该药品具有消炎、清凉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