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特色 > 膏药 > 膏方 > 膏方常识 > 正文

儿童出虚汗如何选用膏方?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儿童出虚汗如何选用 膏方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儿童时期由于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常较成人为多,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多,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较多。出虚汗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又称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若在安静状态下,尤其是在夜间睡眠中,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无故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此为汗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儿童。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由于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表卫不固,腠理开合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睡中出汗、醒即汗止者,为盗汗;与睡眠无关,无故汗出者称“自汗”。一般盗汗多为阴虚,自汗多为气虚。但由于儿童形气未充,肌肤松弛,加上肺脾两脏疾病又多易发生,故临床往往“自汗”、“盗汗”并见,且以气虚为多,气阴两虚次之。其具体辨证分型为:

(1)表卫不固型证见全身自汗或盗汗,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肢端欠温,少气乏力,食欲不振,平时容易感冒,舌淡苔少,脉细弱。一般治疗以益气固表为主,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防风、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

(2)营卫不和型证见自汗为主,汗出遍身,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治疗以调和营卫为主,常用药物如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汗出不止者,加浮小麦养心敛汗;龙骨、牡蛎、潜阳敛阴;神倦,面色少华者,加党参、山药健脾益气;伴口渴,尿黄,虚烦不寐者,加石斛、芦根、柏子仁养阴安神。

(3)气阴两虚型证见盗汗为主,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委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舌淡苔少或花剥,脉细弱。一般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常用药物如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等。精神困顿,食少不寐,不时汗出,面色少华者,去麦门冬,加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固表;盗汗为主,口干心烦,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玄参、黄连、牡丹皮滋阴降火;口唇淡红,舌淡嫩者,加当归、远志、龙骨、牡蛎、浮小麦益气养心,敛阴止汗。
 

上一篇:儿童遗尿可以用膏方调治吗?
下一篇:儿童服用膏方会早发育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