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中医通史 > 正文

中华名医孙思邈的医德修养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大医精诚》一文置卷首,用心良苦,是学医之人必修课,被世人誉为“ 医德 法典”。文中用“心”九处之多,指明了如何立志为医,为 名医 ,为大医。

“用心精微”,立志为医:“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不得有“至粗至浅之思”,必须“用心精微”,“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恻隐之心”,博爱为民:“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贫贱富贵,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博爱治病。

“深心凄怆”,体恤病人:“一人向隅,满堂不乐,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不要“偶然治差一病”或小病见效则“自逞俊快,邀射名誉”。要深心凄怆,体恤病人。

“一心赴救”,勿避困难:对待危急重症,“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而“一心赴救”,“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要不畏艰险,勿避困难。

“形迹之心”,万不可有:大医之体,“望之俨然,不皎不昧”,询问病情,“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或“道说是非,议论人物”。形迹之心,万不可有。

“蒂芥之心”,切勿存留:对“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要不怕脏臭,体恤怜悯病人,“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至意深心”,精准治病:“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查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精益求精,否则会“望其生”,实“见其死”。

“专心经略财物”,人神共愤(耻):对待同行要医术相长,“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自“谓天下无双”。以医谋私,贬低自己的形象。

“救苦之心”,成就大医:医技平庸者会草菅人命,庸医杀人。医技精湛、高深,但 医德 修养差,人格低下,品德恶劣,那就会像“狂人持刀”遗害病人。若能按照《大医精诚》用心修养,“救苦之心”常存,不是“大医”,也是“ 名医 ”。

上一篇:谈:领悟中医药文化中的感恩
下一篇:从中医的"西化"到中医的"化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