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文化 > 中医通史 > 正文

浅谈发展创新中的中医火疗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中医火疗 起源于50万年前,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一种无任何痛苦的绿色自然健康疗法。本文主要探讨 中医火疗 起源、发展历史等内容,以供参考。

中医火疗发展
中医火疗 发展

一、北京人发现火疗

根据近代考古学研究证明,我国早于 170 万年前 “ 元谋人 ” 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用火。距今 60 万年前的 “ 北京人 ” 则已长期用火。先人们在用火过程中可能因偶尔不慎灼伤,结果却使身体另外一部分的病痛得到了意外的减轻和痊愈,多次的重复体验,于是便主动以烧灼之法来治疗一些病痛,逐渐产生了火灸疗法。

二、春秋战国始有记载

火疗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士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既是已知最早关于经脉的专著,又是首次记载火灸疗法的医学典籍。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强调 “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灵枢 ? 官能》)。火疗的适应症包括外感病、内伤病、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黄帝内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火灸疗法的基础。

三、东汉初步形成体系

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一书,其内容经方药辨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为主,尽管针灸条文不多,其中《伤寒论》载灸法 7 条,《金匮要略》 2 条,复出 2 条,全书实为 7 条,但是,对灸法的应用和禁忌证较之《黄帝内经》有所发挥。

四、晋唐宋代趋于成熟

从两晋至唐宋,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灸法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火疗专著是三国时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写的《曹氏灸方》,共有七卷,惜已佚。

晋隋时期医学家陈延之,是提倡火疗的先驱之一,所撰《小品方》是我国古代一本重要方书。他指出 “ 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说文则可矣;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遂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方。 ” 表明火疗简便有效,易于推广。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之中,也载述了大量火疗内容,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种隔物灸法,如隔豆鼓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陆饼灸等。在火疗防治范围上有较广的扩展。

五、远播亚洲欧洲

火疗起源于远古,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宋,成熟于元明,衰落于清代及近代。于公元 6 世纪东渡日本,公元 17 世纪西进欧洲,历经曲折,在现代获得极大进展,并已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火疗是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简称;又称,灸疗、灸法。

中医火疗 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它运用了灸疗的经络热效应的作用,又综合了针灸的贴敷法,即药气经过经络当中的穴位渗透于全身的原理。当全身燃烧时,贴敷气雾剂里的药物成分会通过皮肤的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改善局部血循环、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激活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免疫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火疗 是21世纪人们最需要、最能接受、使人体健康最有疗效、最无痛苦的特色中医绿色、自然、健康疗法。

上一篇:秦汉时期民间外科巨匠——华佗
下一篇:隋唐时期五官科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