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有的人觉得进补总比不补好,体质素来很好,指望通过进补搞个“超常发挥”。其实 膏方 只能使亚健康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使病人恢复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配一料膏方,服用一个冬天,是为身体“加油”、“充电”,要想超常是不可能的,膏方只是你的健康助手之一。
因此,进补应根据患者体质、病症而辨证进补,量体裁衣,因人而异。若补不对证,阴虚者补阳,犹如火上浇油,使热者更热;阳虚者补阴,好比雪上加霜,使寒者更寒。此外,进补要适可而止,即使是虚象十分明显的人也不宜滥施蛮补,如补药过量将会产生副作用。临床曾遇见有患者过度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导致腹胀等症状;过量服用红参、鹿茸、附子等补阳药,出现大便秘结、烦躁、口干、血压升高等反应;过分使用阿胶、熟地、龟板、鳖甲、首乌等滋腻药物,使胃纳下降、恶心、腹泻、舌苔腻浊。
在现实生活中,常可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人一有头晕、乏力、气短等症状就大补特补;一有病就要医生开补药调理;一到冬季就盲目地吃膏方进补,根本不管他是否可以进补或有无必要进补。结果,常常出现脸上起痘、腹胀、胃口不好、鼻子出血、周身不适等症状。事实上,这是由于进补不当,过量服用补药造成的。如过度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会导致腹胀;过量服用红参、鹿茸、肉桂等补阳药,会出现鼻子出血、口干、烦躁、便秘;过分使用熟地、首乌、黄精等滋阴药,会使人胃口不好、泻泄、舌苔厚腻等症。可见,补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中医历来主张进补以少量、多次、经常为原则,这样可以使药物的作用逐步渗透到内脏器官,而且在较长的时期保持一定的浓度,所谓“药气渐渍,熏蒸五脏,积聚为佳”。
滋补的药容易妨碍脾胃功能,影响消化吸收,引起腹部的不适,从而导致食欲下降,这样即使补药再好,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进补时要补运结合,在补药中适当加一些帮助运化的理气和胃之品是有益的,如砂仁、陈皮、木香等。不能一味都用补药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