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冬季最适合进补和调理,先调后养则成为了冬季养生的关键,如何调更科学,如何养更健康,看看川沪两地的人怎样选择今冬最时尚的中医调理方法。
看上海:上海人注重养生
江浙沪东部沿海在经济上开全国风气之先,特别是上海人的生存压力也是在都市人群中排上了头号位置,但那里老百姓平均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压力与长寿秘诀在哪里?据记者了解,在上海最流行的一种冬令进补方式—— 膏方 ,颇受各年龄层人喜爱。
据了解,膏方在上海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每年刚到暮秋时节,上海各大医院和药房就开炉熬膏,品类上千,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很多单位集体订制作为福利奖给员工,如果能吃到中医名家开方背书的膏方,更是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人服用膏方后尝到了甜头:慢性病患者服用后病痛缓解,身体康复;职业人士和亚健康人群服用后睡眠改善,摆脱了疲惫和焦虑,排除了“三高”隐患,精神健旺工作效率大增。很多上班族更是将这款膏方列入了每天必带的清单列表中。
看四川:川籍医生看好膏方
在“中药之乡”的四川,人们喜欢调理身体除了食疗就是中药,而膏方的便捷与药性调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国内文化的交流与蔓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说:“膏方处方往往较一般的汤剂药味多,少则20余味,多则40余味或更多,在配伍上强调君臣佐使,组方合理。膏方不同于一般的搭脉问诊,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体质、病情、情致,进行详细的诊察,思忖无误后方可下笔,所耗费的精力更是数倍于普通的中医门诊方,素有“宁看十人病,不开一膏方”的说法。膏方加工时,根据处方将药材合在一起经过浸泡、三次煎煮、再将药汁合在一起,煎煮浓缩,再加入名贵药材(另煎),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鳖甲胶、饴糖、冰糖、蜜等收膏,精制加工成稠厚的膏剂。”所谓精致有佳,药性升级的膏方,不仅方便了上下班匆忙的人群,也带给了中医药发展以及人们对中医养生更多的认识。
话功效:膏方调理好处多
历史:起源于2000余年前西汉,盛行于明清时代,近代上海发展至巅峰
个性:药味较多(一般25-40味左右)、煎制复杂(“浸、煎、榨、化、滤、熬、收”7道工序),高度浓缩(缩水40倍),携带方便、口感好、吸收好
功效:补虚扶弱、抗衰延年、救病纠偏
适合人群:一般来说,以下几种人最适合膏方调理:
1、容易疲劳、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腰酸背痛、睡眠质量下降或难以入睡、体力不支、力不从心者。
2、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卵巢早衰、不孕、慢性盆腔炎等或希望祛斑养颜者。
3、面色灰暗、性功能减退、容易感冒者。
4、患有慢性老年病如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老年性耳聋、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病情稳定者、骨质疏松症患者。
5、病后及手术后处于恢复期者,包括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的肿瘤病人。
健康小知识库膏方的来源——旧时显贵的专享
膏方的运用源远流长,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考古发现的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膏方的记载。清代《张聿青医案》记载:膏方盛行在明清两代,成为宫廷收藏,是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们梦求“长生不老”而遍寻名医秘制的“灵丹妙药”。
清朝的雍正皇帝,据传十分喜欢吃膏方,还将其作为礼物,赏赐给王公大臣。清朝最有为的乾隆皇帝,据传酷爱服用膏方,活了89岁,执政61年,生子55个,打破了古代皇帝活不长的宿命。后来的慈禧太后也特别钟爱膏方,所以到老年时肌肤仍如婴儿般幼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