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雄激素过高所导致的月经失调为主的疾病,从青春期起病,可发生于女性的整个生育年龄,常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发病率为5~10%。有报道PCOS在闭经患者中占1/3,在月经稀少患者中占90%左右;不孕患者中排卵功能障碍者占20%-30%,而PCOS占其中的90%。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中医“闭经”、“不孕”、“月经后期”等的范畴,《丹溪心法》中有:“若是肥盛夫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清代舒驰远《伤寒集注》“论闭经”中“有为湿痰占居胞胎者,其腹渐大,白带常来,饮食非如孕妇喜恶不常,且又无胎息可验。由其脾胃素虚,而生化之源为流饮窒塞,是以经血不行兼之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而痰乃得占居胞胎。”与本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并提出了“肾阳虚痰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俞瑾教授结合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肾虚,痰瘀互结。
1、肾虚为本:“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肾与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而本病多起病于青春期,七岁肾气初盛,肾气盛是“天癸至,任通冲盛”的先决条件,如肾气不足,天癸亦微,冲任不充,则可导致闭经、月经稀少或不孕。
2、痰阻血瘀为标: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虚,气血失调,津液不布,则可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使病情更复杂。
PCOS的治则治法:
以补肾化痰为主,兼以化瘀 俞瑾教授对PCOS的研究
俞瑾教授对PCOS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1960-1980年的补肾化痰阶段,取得82.7%的排卵率和47.4%的妊娠率,并证实此中药复方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功能。第二阶段是1980年后,俞瑾教授发现PCOS有胰岛素拮抗者对原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大,经临床辨证探索改用益肾化瘀痰的天癸方后,获59.7%的排卵率和41.2%的妊娠率,高于国际上单独使用二甲双胍(20%)的临床效果。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俞瑾教授提出 “生命网络调节”的新医学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将PCOS病人分类为雄激素过高型(即Ⅰ型,包括Ⅰa和Ⅰb型)和高雄激素高胰岛素型(即Ⅱ型,包括Ⅱa和Ⅱb型)及进行身心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以生命网络的观点重新组合中药方 ,取得了排卵率90%,妊娠率67%。
PCOS 膏方 治疗用药
坤泰Ⅰ号方
组成:黄精 仙灵脾 补骨脂 菟丝子 熟地 山药 昆布
功效:补肾化瘀,适用于PCOS患者偏阳虚者。
坤泰Ⅱ号方
组成:生地 白芍 龟板 知母 枸杞 石菖蒲 皂角刺
功效:滋肾清热,化痰祛瘀;适用于PCOS患者偏阴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