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门: 夏季养生 中医望诊 中医闻诊 中草药大全 减肥秘方 中医针灸减肥 中医问诊 中医切诊 中医养生杂谈 望五官知五脏 痔疮偏方 中医十问歌
中医特色 > 膏药 > 膏方 > 膏方常识 > 正文

病例:中风患者巧用膏方治疗一例

来源:

请记住中医通的网址:www.zhongyitong.com

病案一中风

久热风动,津液日损,舌刺咳嗽。议以甘药养其胃阴。老年纳谷为宝。

生扁豆四两(扁豆生用清肺,熟用补脾,向有此说,然终宜炒用),麦冬四两,北沙参三两,天花粉二两,甘蔗浆    十二两,柿霜二两,白花百合四两。熬膏,加饴糖两许,每服时滚水调服三四钱,晚上服。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按:叶天士在虚损病的辨证方面,以上损、中损和下损为纲,以伤阴、伤阳为目,提纲挈领地分别论治。在治虚的过程中,他十分重视正气,指出“只要精气复得一分,便减一分病象”,说明凡因
虚致病,或久病成虚,俱着重恢复正气以蠲除病邪,这是其诊治疾病的“存体”思想。

本例患者久热风动,则邪热伤阴,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可知,病以下损为主,虽风动之象多在上、在外,但却以肝肾虚馁、阴气不主上承为根源。复见舌生芒刺和咳嗽之证,为津液损耗、肺阴不足、肺失清肃所致,又为上损之象,上损、下损俱现,症势重笃。

叶天士治疗久病的虚损患者,无论上损及下,或下损及上,均以护养脾胃为关键,因人身之精气本资于水谷,如果胃气健旺,则能使“饮食增而津血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元之不足”。反之如“胃口消惫”,则“生气日夺”,而预后不良,可见叶氏在治疗虚损病过程中,把“胃气”的盛衰看作虚损转归的重要依据。
   
治中焦时,叶氏确定用甘味药培补的原则,具体又分甘温和甘寒二途,分别治疗伤阳和伤阴的病证。伤阳的病证,往往有劳役所伤的病史,以内伤发热、太便溏泄、脉空大等为特征,以补中益气
汤、建中汤、四君子汤、异功散等甘温之方为主。伤阴的病证,常有久病耗液或热病伤阴的病史,有口燥、咽痛、纳减、便秘、舌红、脉数.诸症,治疗主以甘寒,以麦门冬汤、复脉汤等甘寒之剂为主。

本例论治体现了叶天士重视中焦及甘药培中的治疗思想,“老年纳谷为宝”,即是其观点的具体反映。根据患者临床病状,在甘药培中的原则之下,又选择了甘寒养阴的方法。方中北沙参、麦冬、天花粉、扁豆、甘蔗浆养阴生津,甘润柔养;柿霜甘凉而清肺、润燥、化痰;百合清痰火、润肺燥、补虚损。上药熬膏,加饴糖。饴糖有软硬之分,软者为黄褐色浓稠液体,黏性很大;硬者系软饴糖搅
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饼,味甘,药用以软饴糖为佳,功能缓中补虚,生津润燥,多用于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等,平时可烊化冲入汤药中,亦可用于膏滋药之熬膏或人丸剂。    ,

病在津液耗损、阴气不足,而夜为阴时,冀药后接阴气生长,故晚上服。
 

上一篇:病案:遗精患者用膏方治疗一例
下一篇:制作膏方需要四个步骤

相关文章